田涧菁
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的秦腔《千古一帝》,在全国戏曲观摩调演中誉满京华,荣获十一项单项奖。这在陕西戏剧界可真算一件盛事。
《千》剧的剧作家们由于生长在秦地,着眼于秦地、秦人、秦事,爬剔梳理历史资料,驰骋自己的艺术思维,在始皇身上作文章,力图在现今的舞台上重塑出秦始皇的艺术形象。通过秦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骊山决囚放囚,义释尉缭而加重用,显示出“秦王扫六合”,“挥剑决八荒”的雄才大略。而舍爱姬,用囚奴,又表露出一种博大的胸襟。溺弟囚母,虽则残暴,然而要建立千秋霸业,没有铁的手腕是可能的么?这种把志气、豪气、正气结合起来的写法,较好地塑造出秦始皇的一代雄风。
诚然,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不能没有他的历史局限,作者们正因为没有回避这一局限,就在杀黑剑,连斩大臣二十八员中,透露出一代君王的凶狠与暴虐,没有把赢政作为神而是作为人来写,就更加显得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结合了起来。
戏曲艺术既然作为艺术,不能不“以情动人”,《千》剧的另一特点,就是在塑造秦始皇这个人物的时候,注意了把国情、人情、私情结合起来写,使得国事、家事和人事纠葛在一起,从中紧紧把握住人物的命运遭际,使得情节错落跌宕,波诡云谲,从而牵引住观众的心弦,震动着人们的情感。尉缭单取魏姬,始皇能不能割舍这夫妻之情;安寿行刺为了报夺妻之恨;尉缭娶得美丽的魏姬,能不能抛却男女之爱,都是紧扣着一个“情”字。而这人情又和国事纠结在一起,在其弟成矫戮杀家奴囚徒,黑剑力阻,其母袒护,关乎到国策的改革;斩不斩黑剑,又牵扯到用人,最后始皇智赚母后,放了黑剑等等,把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国事和家事的矛盾纠结一起,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稍有差池就将铸成大错而遗恨终古。正是在这些决定人物命运也是决定始皇帝能不能统一六国的关联点上,剧作者浓墨重彩,抒卷自如,较为详尽地展开一幅幅历史的画卷。
扮演秦始皇的李东桥,准确地把握住赢政这一人物的英爽与暴戾,豪放与纤细,文武兼备,而以雄浑之气为正,以暴虐副之,并使之水乳交融地结合统一在秦始皇的身上,把这一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于舞台。秦俑的再现,更把世界第八奇迹移人尺幅之景,雄浑、严峻,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真正展现出一代“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朝开国之君的雄姿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