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六十多家骨干企业,将分别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地区,展开为期近一年的全省铸造生产技术竞赛。
我省有一支十万人的铸造队伍,设备和技术力量强,但产品质量低,废品率高,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省经委、科委、技协、总工会和机械工业厅一起组织和领导了这次竞赛。目标是提高质量,今年力争使每吨铸件的成本至少下降20元。这次竞赛的中心内容是“三抓”:一抓管理,建立了铸造生产管理细则一百零六条;二是抓生产的关键,对冲天炉熔炼和砂处理专列细则,逐项评分;三抓技术,重在比新技术的运用和铸工的理论与操作。为加强横向联系,省竞赛办公室还吸收了交大、陕机院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和各家技术员参加,以便对生产中的难题进行“集体攻关”。随着竞赛的深入,我省的铸造业将有新起色。
本报记者 薛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