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批判金钱拜物教的好教材

——读鲁褒的《钱神论》

2023年08月11日

鹿谞慧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他的《雅典的泰门》一剧中,对货币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马克思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金我拜物教,还在《资本论》中专门加以引用。其实,这样精采的描写,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比莎士比亚还早一千二百多年呢,这就是西晋隐士鲁褒的《钱神论》。

那时我国古代的钱币是外圆内方的铜铸币。鲁褒在《钱神论》里解释说:外圆象征着天,内方象征着地。所以,“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它又象征着长寿,永不腐朽,流通不息,“为世神宝”。人们对它“亲爱如兄,字日孔方。”从此,钱又有了一个“孔方”的趣名。后来文人说话写文章干脆把钱称为“孔方兄”了。

接着,鲁褒形象地描述了“孔方兄”的无穷神力:“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使板着的面孔开笑颜),开难发之口(使难办的事情能开口答应)。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钱,真“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推开王侯的大门)入紫达(进入内室)。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囚禁),非钱不拔(解脱);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孔方兄”有如此神力,所以那“京邑衣冠(世族、士绅),疲劳讲肄(讲学的地方),厌闻清淡,对之睡寐。”但“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那“洛(洛阳)中朱衣(贵人),当途(当权者)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不能自制)。”

进而,鲁褒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儒家的“天命观”,“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认为)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相貌官禄)贵贱,皆在乎钱”,与老天又有何相干?而且“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变化),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

鲁褒这种愤世嫉俗的语言,是对封建社会货币拜物教的有力批判。他揭露了封建社会有钱就有了一切,有钱“可使鬼”的黑暗现实,这在当时自有其积极的意义。今天,《钱神论》对我们仍然有启发和裨益,实在是一篇批判那种“一切向钱看”的难得的好教材。

上篇:傲霜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6/2/1986021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02/14/0403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