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影片《野山》像一洼美丽但却神奇的湖水。水面上只泛起几朵轻轻的浪花,水面下却回旋着一股汹涌的潜流。
影片通过灰灰、桂兰、禾禾、秋绒四个人物的婚姻离合,形象地梳理并展现了复杂的生活理念,它从纵向表现了伦理观念在变革中的转化解体,又从横向解剖了不同人物在变革中的心理差异。如果说四个人的两次婚姻结合是两种理念铸成的两种结果,那么,两次结合之间的离异则是在变革影响下,分解与调整两种理念的关捩。
他们最初的结合是茫然的。鸡窝洼这个偏僻闲塞的小山村,长期沉浸和笼罩在世俗与愚昧的烟雾里。伦理观念的束缚,十年浩劫的影响,给这儿的婚姻、家庭蒙上了一层很原始的色彩。他们不追求情投意和,只想作米面夫妻。男女结合,与其说是出于爱情,毋宁说是为满足生理需要。这样,外因制约了内因,共性掩盖了个性;特定的条件和命运,不顾个人的性格志趣,硬把男女撮合在一起。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就是这样撮合起来的两对夫妻。
因而,他们的离异就是必然的。鸡窝洼的山地是贫瘠的。而当地的人们就象生长在这座野山上的野草,土地供给了他们微薄的营养,供他们繁衍生息;但却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根系,使他们寸步难移。于是,有的人为了多得点营养,就把根更深地扎向土地,像灰灰、秋绒;有的人却试图另辟蹊径,像禾禾和桂兰。这样,在两个按旧理念结成的家庭里,同时出现了新意念的分歧,一方要死守土地,一方要立足土地,重新开拓新生活。结果,意念改变了感情,追求分解了夫妻。所以说,两对夫妻的离异,与其说是家庭冲突,经济争执,不如说是性格矛盾,本能表露。
所以,他们的重新结合也是自然的。秋绒赶走了禾禾,灰灰逼走了桂兰。这样,秋绒虽避免了折腾,却失去了丈夫:灰灰虽减少了烦恼,但也没有了老婆。除了促成他俩结合的客观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俩的根都深扎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样,禾禾虽失去了妻子,但也没有了羁绊;桂兰没有了家庭,却也摆掉了束缚。他俩不但同是无家可归,需要互相结合,更主要的是他俩都挣脱了土地的旧有束缚,开始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总之,《野山》中的两对夫妻,四个人物的聚散离合,在不自觉中孕育着自觉,从不自然中透露出自然。藏露得体,隽永含蓄,使人在艺术享受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