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侠
影片《野山》中,两对夫妻,四个人物的家庭改组,婚姻变换,看来出于自然,想来却悖于情理。
如果说,四个人都是未婚恋人,爱情变换倒也无可厚非。而一旦结为夫妻,问题就不那么简单。这倒不是肯定妇女要“从一而终”,而是因为现实比想像复杂得多,这不但牵扯到子女、财产,而且涉及到道德、法律。人,不像动物,可以随意结合,朝聚暮散。中国人也不像有些西方人,作露水夫妻,合则留,不合则去。特别在农村,家庭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一般说来,男女成家,家庭就成了他们感情、生活和财产融汇的焦点和中心。男女双方对家庭都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当然,由于夫妻性格和观点的差异,又常常产生矛盾,而形成一种互相排斥的“离心力”。两种力量,既矛盾又统一。一般情况下,总是“向心力”控制着“离心力”,保持着家庭的和谐。只有当矛盾激化,如发生虐待、犯罪或隐私时,“离心力”才可能超过“向心力”,使夫妻分离,脱离家庭生活的轨迹。
影片《野山》中,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感情原本很好,并无尖锐矛盾。而禾禾和桂兰,灰灰和秋绒,只是彼此同情帮助,并无暖昧私情。至于家庭中“思变”与“守旧”的“内部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方式去解决,不至于因此换老婆。所以,先前两对夫妻的离异理由似感不足,后来两对夫妻的结合又少基础。再说,夫妻两人的性格、思想总会有差异。灰灰或秋绒不会永远是死保守,禾禾和桂兰也不会终生是老先进,倘若他们夫妻之间以后不能保持绝对同步而发生较大差距时,是否还得重新组合?
变革是为了推动历史,造福人民。人心思变,并不意味着在婚姻方面也见异思迁。兄弟(虽非亲兄弟)易妻,重新结合虽无不可,但似乎有悖于我国民俗。当前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虽有残存的“寡妇守节,从一而终”的封建糟粕;但也有“夫妻和睦,互敬互让”的传统美德。我们革除糟粕,并不排斥继承美德。原因是复杂的婚姻离合似乎不能硬和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 电影是大众化娱乐,农村题材更要面对农村。所以影片不仅要追求题材新颖,还得考虑社会效果。而《野山》所欠缺的似乎正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