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恋叠嶂,沟壑纵横。在海拔两千多米高的秦岭深山老林,活跃着一支年轻的“卫士”——省宁东林业局保护和抢救大熊猫巡逻队。建队两年来,队员们历尽艰辛,使“国宝”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去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保护和抢救大熊猫工作先进集体。
大熊猫,常年生活在翠竹茂密的高山峻岭和原始森林,栖身环境十分险恶。一九八四年七月,宁东林业局为了掌握所辖林区重点区域内大熊猫的生活规律和竹、水源情况,及时做好抢救工作,便成立起这支平均年龄三十二岁的巡逻队。开展工作的头一个月里,他们首先摸清了大熊猫在二千三百米高的平河梁的活动范围,并掌握了大熊猫随季节变化的垂直活动和迁居规律。同时,队员们还收缴了猎获大熊猫的钢丝套一千四百多个,铁夹一个。在此期间,正是寒风刺骨、冰封雪盖的季节,粮菜常供应不上。他们便踩着二尺多深的积雪,往返于七十余华里的羊肠小道上运粮运菜。雪地跟踪大熊猫时,他们常是白天奔走在没膝深的雪地上,夜间再烤干湿透的衣服、鞋袜,待旦即发。在春节和元霄节,他们也是在山林中度过。
去年四月的一天,他们在重点区域东浴河发现大熊猫的踪迹,便连续三天跟踪追寻。当时正值大熊猫发情交配旺季,为了不影响其正常繁衍,队员们还在大熊猫活动频繁地区的大树上,搭建了三个离地三至七米高的“观测哨”。他们风餐露宿,昼夜观察,敬侯“国宝”出现。一度粮菜供应不上,又分不出人力去运,他们一连三四天都是一日一餐,尽管饥肠辘辘,他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并拍摄了“国宝”活动觅食现场等照片二十多幅,户为保护大熊猫收集了宝贵的资料。 (宝林 荣山 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