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二月二十五日刊登了省建二公司第一工程处一封职工来信,批评该处在评选先进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这篇报道在处里引起很大震动。一些职工指责来信有失实之处,影响了工程处的信誉。这些给该处领导带来很大的压力。
到底是报道错了,还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工程处党总支首先通过批评报道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在班组工作上只重视自由组合和经济管理手段,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出现了一些混乱。他们从这次批评中得到启发,组织机关四十六名干部分赴四个施工队的十个施工点,实行现场办公,抓班组建设。一名处主任亲自抓一项拖延了工程期的信誉工程,结束了原来的扯皮局面,使这座十四层的建筑月进度由一层加快到二层半。接着又召开班组工作经验交验会,由八个班组介绍工作经验,树立了自己的榜样。这样以来,全工程处“双文明”班组建设竞赛,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
当记者来到省建二公司第一工程处采访时,工程处的领导兴奋地告诉我们:群众来信虽有不确切之处,但是我们没有在这些枝节问题上纠缠,而是从这件事上寻找工作的失误,在改进工作、抓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最近,八省市的青字号工程——宝鸡烟厂一号库,主体工程获得评比第一名。截止四月底,全工程处的竣工面积是去年同期的二点四倍,产值是去年同期的一点三倍。报纸批评的东风,给我们带来了喜人的形势。
本报记者 党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