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五月三十一日,本报和省妇联、《少年月刊》派人前往省少年管教所看望了失足青少年,并给他们赠送了书刊、吉他、篮球等文化娱乐用品。
省少年管教所是一座特殊的学校,管教人员针对少年犯改造中的“反复性、可塑性和盲目性”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把政治、文化、技术教育和美育融为一体。学习期满走向社会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有用人才。有的还当上了基层的领导,有的考上了大学。省少管所领导陪同大家参观了少年犯的食堂和宿舍,省群众艺术馆
“百花”艺校的演员们还为少年犯表演了相声、舞蹈、快板等文艺节目,一位失足少年对记者说:“党和人民这样关怀我们这些犯罪少年,我一定要用汗水洗刷自己的心灵上的污垢,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桂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