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璜 译(上)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正在开发下列七项新技术。
超微粒子技术
物质的第四态叫超微粒子。一般指粒度在十分之一微米以下的金属或化合物粒子。它有低熔点、高磁性、高催化的功能,是开发新陶瓷、新电子等材料的又一项基础技术。随着微粒越来越小,其性能更为优异,应用领域也愈加广泛。如这项技术达到实用,则可制造出记录密度为现在十倍的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燃烧效率为现在100倍的固体燃料,每单位重量活性为现在100倍的催化剂(使钨、钛等高熔点金属低温熔解、成型、加工),以及具有吸附、选择、分离微生物功能的新材料等。
特殊结构物质技术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该物质的原子排列和电子状态。人为地改变物质的原子排列和电子状态,就可形成新的材料,如现在新出现的非晶态材料和层间化合物材料等。通过探索特殊结构物质的性质。以便制造响应速度为现在10倍的磁性材料,耐腐蚀为现在100倍的金属材料,耐1000°C以上高温的电子材料,效率比现在高十倍的蓄电池材料,导电而不发热的材料等。
精密聚合物技术
精密聚合物是以生物体的高级机能为模型的新型塑料。现在的塑料只能制成薄膜等,精密聚合物却可以当作结构材料使用。如凝聚系聚合物,具有导电性极好、稳定性和加工性能优异等特点。把它制成蓄电池的极板,就可制成输出功率高、重量轻的蓄电池组,也可作为廉价的传感器材料。动植物等生物体都是用凝聚系聚合物组成的,如果人工能够制造类似的精密聚合物,则生物工程学将产生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