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武
有人问我:“你读书采用何种方法?”答曰:“糊涂。”
“糊涂”读书法,又叫“不求甚解读书法。这种方法早为陶渊明所倡导。“人生读书糊涂始,”陶渊明历来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现代的鲁迅,也提倡“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读很多书,如果每本书都必“求甚解”,所花费的时间会多得无法估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多读书,只有采取“糊涂”的读书方法,对所读之书了解一个大概,才能做到多读、多知。同时,有些书,并非都有用,有的只需浏览一下,大可不必“求甚解”;有些书虽然有用,但水平、质量属下品,这类书也可采取“糊涂”法读之。
“糊涂”读书法,并不是读书糊涂,而是在读书时不搞烦琐考证,不钻牛角尖。对书中的精神实质,一定要研究,而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糊涂处之。
“糊涂”读书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或眨低读书要“求甚解”的意义。有些书必须做到“熟读精思”,对书中的精神实质,一定要领会贯通,并要有自己的创见。
我认为,对于那些已过“而立”之年,被种种原因耽误了学习机会的人,在既有工作又有家务缠身的情况下,要想多读书,这种“糊涂”读书法是可以效仿的,不知同龄人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