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我省科技攻关硕果累累,共取得科技成果1617项,其中70%以上已被推广应用。据对部分实施项目的统计,可获经济效益九亿五千多万元。
这些科技成果的范围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医药卫生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西北大学、西北第二合成药厂研究的“碳酸钠溶液催化富集和生产二氧化碳新工艺”,在鞍钢实施后,每年可增加净收入180万元。金堆城钼业公司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完成的大区微差爆破技术,在钼矿采用后,每年可获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此外,我省在“六五”期间共开发省级新产品3500余项,获国家金质奖产品20项,银质奖产品87项,优秀新产品“金龙奖”278项。其中一大批产品如运7—100型飞机、PA6柴油机、高原并连电容器、磨齿机、大型数显座标镗床、钢双面埋弧螺旋焊管、海洋动态井架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陕西钢铁研究所试制成功的显象管阳极帽材料,使国产电视机显象管的寿命由原来的二千小时提高到八千小时以上,西安仪表厂生产的二十万千瓦汽轮机组功频电子调节装置还出口到巴基斯坦。
省计委等部门于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八日在省科技情报所举办了我省“六五”期间科技攻关成果展览。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