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难道都怪武大郎

2023年08月12日

刘旭

武大郎其人其事,施耐奄早就在《水浒》中描绘过了。因为他貌不惊人,又丧命于恶棍西门庆的拳脚之下,自然坐不上梁山泊聚义厅的交椅。几个世纪过去了,尽管一百零八条好汉英名流芳,武大郎的知名度却始终不高。

感谢漫画家的生花妙笔,使大郎名声陡噪,大有压倒其弟打虎英雄武松的势头。讽剌嫉贤妒能,方成同志的《武大郎开店》堪称一绝。讥嘲任人唯亲,一幅《武大郎近影》别出心裁:“三等残废”武大郎胸佩“打虎协会副主席”的衔标,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当“只贩香不取经”的出国风愈刮愈猛之际,《武大郎近况》又令人喷饭——武大郎荣任“中国武术交流团教练”,腋夹公文包,陪同武松出国“考察”去了……

武大郎如此受宠,这也许是施老先生始料未及的。漫画家赋老形象以新意,更无可非议。但面对现实,人们倒要为武大郎喊冤了。

如果武大郎仅凭一副挑担的家当,轻而易举地办起了“环球炊饼贸易总公司”、“宇宙食品开发中心”,并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高悬门首,而且还明文规定:“所有工作人员,身高一律不得超过三尺四寸五分……”那么,武大郎的上司不闻不问,莫非也收了彩电之类的“红包”?

手无缚鸡之力的武大郎能堂而皇之地“当选”为“打虎协会副主席”,“选举”的代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协会,别说打虎,就是老鼠也未必逮得住。其实,武大郎已托人代拟申诉信投书《杂文报》,证实“打虎协会副主席”系武松之子、七岁的武小松担任,他的《近影》为“捕风捉影”。这又与武大郎何干?

生平只动过一次武的“三寸丁谷树皮”去出国,个中答案是明摆着的:此翁之意不在“考”,在乎“开洋荤”也。难怪海外报刊发出慨叹:风尘仆仆朝西土,取回真经有几人?再说,某政治部主任都东渡日本“考察”去了,武大郎下趟西洋又何妨?

替武大郎鸣不平,并不想和漫画家分庭抗礼。只要生活中少几出“头顶生疮,脚心贴药”的闹剧,假如武大郎在天有灵,自然会安息的,用不着再为他昭雪。

上篇:没有了
下篇:桥 (小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07/11/0421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