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人道文道 妙微精深

——访贾平凹

2023年08月12日

祁念曾

我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去拜访青年作家贾平凹。

平凹个头不高,秀气文静,最引人注目的那双浓眉下,一对闪闪发光的明眸,仿佛随时随地都在细细地观察着大千世界。他是农民的儿子,一九五三年二月生于陕西省丹凤县的棣花村,从小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一九七二年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任编辑。一九七八年,他的《满月儿》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短短几年,他发表了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十七本小说、散文集,其中《腊月·正月》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最近,根据他的小说《鸡窝洼的人家》改编的电影《野山》又荣获金鸡奖。他只有三十三岁,现在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去年一年,他发表了十部中篇小说,其中《天狗》、《黑氏》、《冰碳》都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他曾几次到商州、安康一带考察,他说:“我就象流浪汉一样,背个挎包,漫山遍野到处跑。哪里有老乡,我就到哪里去,住在老乡家里,和他们交朋友。山区农民非常热情,你只要递一根烟马上就熟了。”他认为当前农村的变革成就是巨大的,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情况非常复杂。我们不仅要写出变革中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写出人的变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是我们作家的神圣历史使命。当代生活是异常丰富的,矛盾的组成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要感知和把握这个时代,文学作品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要使我们的文学一步步成熟起来,必须建立现代意识,必须充分挖掘具有我

们民族特点的东西,进一步更新我们文化心理结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品写得更深一点,形式表现得更自然优美一点。

我们又谈到了散文创作,平凹点燃了一支烟,微笑着说:“散文贵在有情,要有真情实感。”散文创作一盛一衰的历史,就是真情一得一失的历史。先秦诸子散文写得好,就是他们为了论战,有真情实感。我写的两本散文集《月迹》和《爱的踪迹》,都是尽量写生活中自己有真情实感的东西。其中的《关中泪》写了一万多字,是上书省委书记,为振兴关中经济献计献策的。作家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现在有些散文写得很华丽,很甜腻,缺乏阳刚之气。我们要给散文吃五味子,补阳气。不要固守一个模式,可以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有人满篇都是诗句,却没有诗的韵味。不能把诗意停留在字面上,而要让诗意流动在内容里。

对于青年人如何学习写作,平凹谈道:首先不是去钻什么技巧,而是要细致地观察生活。要写出形象来,靠的是细节,抓住一、两个细节写深写透,就是好文章。“微妙,微妙”,只有细致入微,才能妙语惊人。有人写文章,一口学生腔,什么“春光明媚”,“万紫千红”,形容词一大堆。怎么个“明媚”?怎么个“紫”、“红”?需要自己认真观察。观察是写作的起点,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到处都有可写的东西。写景和想象往往同时进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注到景物中去,一切写景都是手段,只有抒情才是目的。

临别的时候,平凹在我的笔记本上潇洒自如地写了八个大字:“人道文道,妙微精深。”哦,我明白了,这不正是平凹君人生和艺术的追求吗?

上篇:见卵而求时夜
下篇:沃野 (木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07/18/0422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