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来信“一个残疾姑娘的呼吁”受到省委、省高教局、铜川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铜川市残疾女青年陈国英的学历和工作安排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陈国英中学毕业后刻苦自学中医,获得了医士职称。一九八一年,她被破格批准参加了陕西中医学院铜川函授站的学习。在四年的学习中,她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风雨无阻地扶着双拐坚持听课,十八门专业课均获优良成绩。在此期间,她还热心接诊病患者三万人次,被赞誉为张海迪式的好青年。近年来,省市有关组织先后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医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积极分子等称号,并于今年元月,参加了我省先进模范职工报告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函大毕业后陈国英的学历却未被承认,工作没有妥善安排,专长也得不到发挥。为此,今年四月初本报《内部参考》刊登了记者来信,反映了陈国英的苦衷。
这份记者来信发出后,省委副书记周雅光、牟玲生当即作了批示,敦促有关部门研究处理。铜川市委书记赵含磷等市委领导同志也很快批示,并提出了具体安排意见。铜川市卫生局当即决定,调陈国英去市中医院工作。最近,省高教局专门就解决陈国英的学历问题发了文件,同意陕西中医学院给陈国英补发该院中医函授大专毕业证书。
本报特约记者 赵勃
本报记者 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