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者,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和责难、诬蔑和诽谤?《经济日报》记者最近访问了马胜利。以下是马胜利的谈话。
你说我一副病态?还不是为了厂里这些麻烦事儿。上个月住了八天医院。我就不明白,一九七九年厂里一场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没人告状;一个近千人的工厂连续多年亏损,不向国家交一分钱,也没有人告状;这两年实现利润相当于过去二十年,光去年就上交利税二百二十万元,出口创汇一百万美元,反而有人出来告状了。好家伙,给我列了八大罪状,一直告到中央去,看来还真是告状的内行。脚正不怕鞋歪。你告你的,我干我的。去年厂里先后来了九个调查组,又是个别谈话,又是查账、开座谈会,调查了二百多人次,弄得人心惶惶。我的亲友也劝我别干了。我这个人就是个犟脾气,你不是告我完成二百八十万是吹牛、说大话吗?我非完成不可。白天我接受调查、汇报情况,生产调度会就在晚上开。我们组织了生产突击队。结果,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二百八十万。
妒忌这东西是封建思想遗留下来的一个肿瘤,是改革的一大障碍。他不是想赶上你、超过你,而是躲在阴暗角落里放冷箭。风头过去之后,我就把这两年走过的路仔细反省了一下。我认为第一条是头脑要清醒,意志要坚定,只有使改革不断完善、生产不断发展,造谣诬蔑、流言蜚语才会不攻自破。第二,作为一个改革者,既要任劳,还要还要任怨。要有宽阔的胸怀。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把它改了一下,叫做“防人不如防己”。就是说只要自己立得直、行得端,心里坦然,就能经得起风风雨雨。还有一条就是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要真正领会中央的精神,看清时代的潮流。把中央精神吃透了,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念,创造性地工作,才能百折不挠地把改革进行下去。回顾这两年走过的路,我有“三靠”:一是靠党的方针政策引路,二是靠群众的支持,三是靠自己做出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