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永
一些家长在一起聊天时,总是抱怨现在的武侠小说太多,使自己的孩子都看得着了迷,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对此,他们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如没收、打骂,但并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家长们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作用的结果。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人们由于不适当的外因刺激而引起厌烦或抵触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家长说坏,却使孩子产生了好的感觉;家长不许孩子这样做,倒反而使孩子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
大家知道,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奇,对一切新奇的东西他们都试图接受,加之武侠小说又都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声有色。这就要求家长们对武侠小说不能笼统的反对孩子看。但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容易受书中迷信色彩的影响,对他们那个年龄来说,武侠小说还是少看为好。问题的关键是,小孩子应该用什么样的书来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这对当家长的来说是一门学问。首先家长要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人”来看待,给他们讲清武侠小说的利弊,以及在小学阶段花很多时间看这类书为何不好;其次要给孩子推荐一些的确能启迪他们思想、开发他们智力的书籍,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上,说得孩子服气,这样,也就打消了他们再去寻找武侠小说的欲望。而没收只能产生反作用,增强武侠小说的神秘感,加强“逆反心理”。
孩子所以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三。一是好奇心;二是抵触情绪:你不让我看,我非要看,你没收,我再借,造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三是人的心理要求: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让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当家长的既然知道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就要对孩子的好奇心进行引导,并且真正下大力气挑选一些用最鲜明、有趣和吸引人的方式来阐明概念、结论和科学特点的书籍、文章来充实孩子的课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