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义
劳动者包括体刀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所以劳动者的积极性中包含着一个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那样一些议论。而日本的情况怎样?这是我很想知道的。
从生产劳动过程考察,由于日本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在机器旁生产产品的工人与在工作台上生产软件的科学技术人员,从劳动强度(而且限于体力方面)方面是比较难于区分的。在我们参观的五个工厂里,一线工人的文化技术素质都在高中毕业和中专毕业以上。同时,在日本无论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只要到企业来工作,都必须从机器旁边开始,而且时间不是一二年,而是四五年。新产别京滋地连的中野先生,今年三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先在一家企业工作。就在机器旁干了五年,几乎干完了车间的所有工种,然后才做管理工作。因此,在企业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从直观方面是不易区分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
日本企业内的工资,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会会员,无论一线工人还是科技人员,无论高中毕业还是研究生,亦即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统称工人。其工资分两部分,一是月工资,二是年终奖金。月工资部分沿两条线发展,分四个大等级。两条线是工龄线和职务线。从工龄线说,如果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年参加工作,且都在机器旁操作。后者比前者多四年工龄工资,就是说.,在日本学龄是算工龄的。因为终身雇佣(离开企业工龄作废)而且工资年年提高(大约5%左右),所以工龄工资是很重要的。从职务线说,依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为四个等级,不是大专毕业生,升到第三个等级就到顶了,是大专毕业生,可以升到第四个等级,还可以进入另一个大类,即升课长以上的职务,这些人就不是工会人员了,其工资则由资方确定。由于越出第四等级进入第二大类的只是极少数人,所以在第一大类的范围内。体力劳动者与脑刀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工人对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在物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见解。座谈会上,当我问他们对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在分配问题上存在着差别的看法时,工人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应该的!”“我们感到羡慕,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新产别京滋地连副委员长二防堂先生说,现在日本的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劫者之间的工资差别不大,这是由现在日本工人的整个文化技术素质决定的。从战后到六十年代初,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最高的达三十倍。正因为如此,才促使了工人队伍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在普遍提高了的基础上,才有现在差别的缩小。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