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 水土
时代在前进,歌坛在创新,此间,摩登唱法遥遥率先,真使人感到无限欣慰。细细评品,还有些诀窍哩!经初探,得四法如下:
第一法,谓之吐字。大反以往字正腔圆之传统桎梏。社会上能搞第三产业,唱歌子就不能搞第二国语么?十亿人都讲一种单调的普通话那还了得!大凡“人间万事,总得玩些新花样儿嘛。摩登唱法就将“长江水”读成“藏姜岁”、“黄河”读成“惶惑”,国语而今有新韵,真正的喜煞人了。
第二法,谓之音色。要得到特殊的音色是不易的。艺术上讲感觉,音乐学院那一套早过时了。现在的音色讲究“沙、花、哑”或者以有“痰”派味道为上乘。但不一而论,还要看歌者之性别而论。演唱前男歌者如能吃烟、酗酒、感冒、咳嗽、猫喘等为佳良之竞技状态。如能有幸聆听高手献艺,他能从自己的声带里发出似乎二重唱的声音,其玄妙之处终不得解,还逗得你常常想起,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也!
第三法,谓之身段。有人云:“光能唱,无身段,声音好听不好看。”唱歌子讲究个声情并茂,得此法较容易。歌间动作无一定之规,可上、可下、可蹲、可跪、可跑、可跳、可摇、可飘,如唱得一时性起,身体条件也还不错,抡抡话筒;翻翻筋头,或借鉴武术做一些“马步双劈拳”、“惊回首”等等也无伤大雅。一般说来,女歌者的感情总是要细腻一些的,歌间讲上些令人销魂的祝福词啦,“拜拜”啦,“沙有拿拉”啦,均在情里之中,效果嘛,也是蛮好的。
第四法,谓之服饰。“人凭衣裳马凭鞍。”服饰之重要,略见一斑。演唱时除不着中山装、西装外,大凡其它衣物均可。简言之,男歌者上装短、下装紧,头发要“松,高、卷”,足下一律蹬高筒马靴。如衣短露脐,或边唱边脱,或理头捻须,或拽上衣,或提袍甩袖亮靴底等形式不拘。女歌者衣着较繁杂,但共同特点不离露、透二字。领可小,小止裹颈;领可大,大至见胸;衣可短,短只遮羞;衣可长,长至拖地。至于拂起些尘埃,虚幻飘渺之感顿生,听者如坠五里雾,妙不可言。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笔者对丝竹管弦是行外,但生性多癖,乐于探求艺术之真谛,献丑了,丑得很。比起文中所述之美妙歌声相差远矣!日后定当玩命再再研讨,求得新解,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