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面积不到三十八万平方公里,仅为我们国家的二十五分之一,是我们陕西的二倍。人口一亿二千万,按密度,却是我们国家的三倍,是我们陕西的二倍。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六分之一。战略资源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百依靠进口。应当说,是一个地少人多资源贫弱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中,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不只是给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严重的创伤。但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仅仅几十年时间,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号经济强国,没有自己的长处,没有自己的特色,无论如何是难于想象的。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日本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以为日本的持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交往。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以奴役和掠夺邻国来“繁荣富强”自己,结果适得其反,带来的是人类灾难也包括自己民族灾难。恰恰相反,日本经济的发展是在和平条件下的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原料要进口,产品要出口,没有经济交往就毫无能为。
二是“技术立国”。发展农业少耕地,只能在工业上找出路。而发展工业,原料靠进口,产品靠出口。两头靠别人,只有中间靠自己——加工。而加工则要靠技术,所以只能“技术立国”。首先是引进、消化,据有关资料,战后日本在二十年时同中,仅用六十亿美元的代价,引进了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一百年时间花费二千亿美元才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在“拿来”的基础上自己开发。正因为如此,才有较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才有产品的高质量,才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才有经济的发展。
自己开发技术必须有人才,有知识,人才、知识又靠教育。日本的教育确实是发达的。现在初中以下实行义务教育,高中以上自费。日本人口是我国的九分之一,全国高等学校九百六十所,在校学生一百八十万,与我国相当。三是“劳资合作”。和平交往的外部条件,技术领先的加工能力,加上劳动者的积极性,我以为这就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秘诀,也就是日本的特色。
日本特色的这三个方面,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借鉴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对外的经济交往,需要对外开放。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文化教育是基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出路在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是调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性。与日本相比,我国地大物博,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日本在几十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应当也是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做到的,在这方面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全文完) 刘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