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青
一九八四年,在全军科技评奖大会上,一项科研成果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卡片上写着:《干扰素提取及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研究人:兰州军区三二三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赵惠芳。
提到这项研究,赵惠芳真花费了不少心血。为了制取干扰素,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志,竟和其他年轻学生一样,睡架子床,爬上爬下。她早晨四点就起床,夜里十二点才休息。她打扫卫生,洗器皿,备材料,做笔记,查资料,比年轻人还勤快。她身体曾做过两次大手术,一旦劳累过度,眼皮便肿了,腿上一按一个坑。她曾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半年的学业,为研究科目争得了时间。赵惠芳学习回来后,立即着手研究用干扰素对出血热病的治疗。她以长安县传染病院作为工作基地。医院离县城有十多公里,她不得不挤汽车,一次又一次往返宣传新治疗法。两个月的发病高峰中,她验证了四十多例病人,抢救了多数人的生命,获得了上千个数据。
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是医生们苦无良策的疾病,国内外多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对于后者还有死亡率高的难题。七八年,赵惠芳从日文资料上看到胸腺素的有关资料,就放弃其他计划,决心研究胸腺素的提取与应用。她接诊的第一例红斑狼疮病人,是个叫乔季芹的孤儿。姑娘十指全用纱布包着,无法收拾打扮,披头散发,瘦脸盘又黑又脏,病魔使她失去了少女的容颜。她曾在西安四处求医,许多医生都感到头疼。赵惠芳用自已提取的胸腺素为小乔治疗,仅十支针剂用过,手上的纱布便去掉了。此后赵惠芳又特意把她接到医院,从用药治疗,到日常生活,处处关怀小乔。这个孤儿的心里,于是重新感受到慈母般的爱怜,心情也好了起来。半年之后,乔季芹体重增加了三十斤,脸上重现出青春的光彩,还找到了对象。八二年全国皮肤科学会在西安召开,赵惠芳带着小乔参加了学术会。一些曾为她治过病的医生,听说她就是那个乔季芹,谁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三次病危的姑娘么?
赵惠芳用胸腺素治疗各种疾病达二百多例,她使几乎瘫倒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站立起来;也曾使癌病患者又获得生存的希望。但她不以此为满足。一个医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促使她继续苦心钻研,多次实验,采取离心、加热方法,清除沉渣,提高了胸腺素的纯度,活性成份增加了百分之十。
人民给了赵惠芳应有的荣誉,她成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近几年来,她先后已有七项研究获各类成果奖,发表了十五篇论文。她领导的中心实验室也被评为全军先进科研单位。
(插图:弛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