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讲师梁昌洪,为振兴祖国的电子计算微波科研和高等教育顽强拚搏,做出了显著成绩,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和博士指导教师。
一九八〇年八月,梁昌洪身负祖国的重托,前往美国锡腊丘斯大学进修。在那里,他深切地感到我国在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决心为此奋斗拚搏。进修期间,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在微波科研前沿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探索,先后在美国的专业杂志和国际专业会议上发表了十一篇论文,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两年后学习期满,美国哈林顿教授一再挽留他读博士学位,但他考虑时不待人,祖国的微波事业急需要自己。于是,便谢绝了老师的好意,用节余的生活费为学院购买了一台微型计算机,并复制了所有软件,毅然如期回国。
早在七十年代初,梁昌洪就参加了国家国防建设重点科研项目“381雷达”的研制工作。当时的实验室极为简陋,三个寒暑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坚持攻关,终于拿下了高功率铁氧体数字相移器,为我国第一台相控制搜索雷达的诞生闯过了重要的一关。这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美国进修时,梁昌洪就打算写《计算微波》一书,来弥补我国在微波设计计算方面的不足。回国后他白天忙于给学生讲课,晚上查阅资料,为编书作准备。暑假里,他冒着炎热,在斗室中与计算机、打字机为伴,在两臂下垫上毛巾挥汗写作,书稿足写了半尺厚,四易其稿,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微波与计算机结合的专著——《计算微波》一书。
回国三年以来,梁昌洪除主讲四届研究生课,指导十一名本科生的设计外,还参加了四个科研项目,在全国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八篇论文,其中两篇被评为八三年全国微波年会典型文章和八四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另一组论文荣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由于他在教学和科研中成绩显著,今年五月被学院由讲师破格提为教授,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前不久,他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乾生 郁森 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