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奇
也许,是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紧张,没有功夫深入地思索事物内在的质量,而且越来越讲究包装了。商品要包装,人要包装,连写稿也要好好地包装——文面整洁、字迹清晰的稿件,硬是比较容易发表。
听说日本的儿童用品包装是世界第一流的,秀丽的颜色好比孩子秀丽的面孔,叫人无法不爱。那漂漂亮亮的盒子上印上一些星星月亮、童话故事,孩子的心软了,大人的心也软了,怎会不马上掏钱?
不久前,得到过一位美国朋友赠送的礼品,那用金色塑料制成的盒子还扎着一道红缎,美得不得了。我喜盈盈地猜想,盒子里必定是极其贵重的物品。等到小心打开了,才知道是一块香味橡皮!虽然有点失望,却无法否认接过盒子的瞬间,曾荡起过怎样的喜悦!
橡皮被孩子“没收”了,我却陷入了思索——买了半辈子东西,怎么就没在市场上见到过如此精美包装的国货呢?
我属中庸之人,颇肯替别人着想。思索之先,很为商家寻找了几条辩辞。物为人用,只要可用即为好物,何必以包装诓人;国人重实际,重节俭,谁肯花冤枉钱买包装;商品竞争靠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只要贷真价实,裸着上市,怕不抢手……
可辫之辞虽想出许多,但稍一思忖,却觉得一一站不住脚了——物为好物,包装得也好,岂不是更讨人欢喜:即便重实际、重节俭的同胞,捧着一件装璜精美、包裹华贵的商品出店门,不也同样觉得光彩吗;商业竞争日益严峻、同等质量的产品,我包得比你漂亮,又贵不了几个钱,怎么不比你的卖得快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的经济日益发展,商品丰富了,人民的购货心理也悄悄地在发生着变化,一些没有包装、或者包装粗劣的商品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处理品”、“等外品”,担心其质量差而不敢买。甚至一些时髦青年,嫌抱着那些包装粗的商品招摇过市“掉价”而拒绝购买,去选择那些“拿得出手”的东西抱在怀中,以博得别人羡慕的眼光。
对于出口商品来说,精美高雅的包装除了有助于推销之外,还肩负着显示我国传统文化、美学意识、情趣格调、艺术水平的作用,则更不可以轻慢了!
我不是一个过份挑剔的顾客,但我却期待着能够尽快买到一件包装精美的礼品,以便回赠那位送了我橡皮的美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