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择交之道

2023年08月12日

秦耕

友情——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有人认为,在智慧提供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情为最重要。培根作过这样的比喻:“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事实正是这样,没有友情的生活,既可怕,又可悲。

然而,大千世界,各色人等,真心的朋友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了。按照孔夫子的说法,友有“益”、 “损”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除了神经不正常,或者本身就有点“损”之外,恐怕没有谁愿意去和那些“便辟”、“善柔”,“便佞”之类的小人结交的。民间有个说法:“宁挨好人一刀,不和小人结交”。可见人都愿和“好人”交朋友。谢觉哉同志曾经在《交朋友的道理》中说:“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就随着坏了,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我们要知道择交;要交益友,不交‘损友’”。

有了择友的自觉性,问题就看择友的具体标准了。放眼尘世,众生芸芸,各色人等中,绝对的“好人”是不存在的。凡人都难免有些毛病。不能把“益友”理解成“完友”。非十全十美尽如我意之人不交,那么,除了自己和自己做“朋友”,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人。“人至察则无徒”,“察”至苛求,自然就无徒无友了。

被黄裳称为绝代散文家的明末张岱,曾说过这样的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话初看象奇谈怪论,但细想却不无道理,可谓“伤心悟道”之言,纵观上下,横看周围,不管是死了的,还是活着的,谁能或多或少没一点个人癖好呢?又有谁能没有或多或少的疵点呢?翻翻古今中外的历史,甚至会发现不少伟人名流、英雄豪杰,都有令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的奢侈好色、吃喝嫖赌等坏毛病。然而这些“疵”“癣”,并没有妨碍他们的交友。就说张岱吧,“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这么多的癖好,很少有好习惯。而他交的朋友却多得惊人,且不乏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学博识广的鸿儒。

如此说来,岂非是叫人专找有毛病者交朋友?非也。而是说,交上了有毛病的朋友也不要紧。经验表明,自认为有疵有癖的人并不可怕,得其反倒是好人益友;自称无疵无癖、尽善尽美的人则不交,得其反可能是伪君子。与伪君子交上朋友,那迟早是要吃亏的。

“第三者”酿成的“咬耳朵案”

上篇:《十五的月亮》在庆安
下篇:“第三者”酿成的“咬耳朵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6-12/02/0438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