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扬
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之滨的洞庭山,是采摘清明前初展的芽苞精制而成。成茶形卷如螺,茸毛遍布,银绿隐翠。冲泡后,汤色碧绿明洁,芽叶纤嫩,含有花香果味和恬淡的回味。
碧螺春在清代之前原是野茶,在洞庭东山碧螺峰仅有数株,每年有土人筐采以归,供自己饮用。康熙某年人们采茶时,由于茶叶繁多,筐不胜贮,因而有人将茶置于襟怀,采回后因茶得体热而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杀人香”,遂以此名称是茶。从此,每逢采茶,当地男女老少先行沐浴更衣,全家出动去采茶,不用筐篓,所采之茶全部置于贴身怀内,专制“吓杀人香”之茶。当时有个叫朱元正的茶农,制法最精,所出之茶每斤售价高达三百两白银。
清代康熙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帝来太湖巡游,抚臣宋荦曾购得“吓杀人香”献上,康熙饮后大加赞扬,只是觉得其名不雅,遂题之日“碧螺春”。此后碧螺春名声更大,每年都有地方官吏到此地采购,进献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