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个“宁愿与昆虫作伴”的人

2023年08月11日

姬纯源

他,讨厌进皇宫去晋见法皇拿破仑三世,不屑于做皇太子的宫廷教师;他,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他那可爱的昆虫。他就是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法布尔(1823——1915年),一个“宁愿与昆虫作伴”的人。

自然界的昆虫数以百万计,在地球上,海阔天空,田畴林莽,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昆虫世界的成员,种类繁多,习性各异,奥秘无穷。人类对它们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

法布尔研究昆虫非常痴心,他为了观察砂蜂的习性,一清早就踏着露水徒步到野外去寻觅。有时跟在砂蜂后面跑,钻树丛,越河流,时常被石头绊倒,仍紧追不舍;有时坐在岩石上纹丝不动地守候在砂蜂巢穴洞口,专心致志地窥视着砂蜂的一举一动。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他依然不倦地观察着。有一次,乡村警察见他不是东闯西颠,就是傻坐在地,“行迹十分可疑”,竟把他抓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奔波,无数次的观察与实验,法布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纠正了当时法国最有名望的昆虫学家莱昂?迪富尔著作中对砂蜂的有关论述。他的论文发表后,轰动了科学界,并因此而

获奖。

法布尔

也是对昆虫生活习性、个性和一生变化进行精细、持久观察的第一个人。有一次,为了研究土蜂和蜣螂(“屎克郎”)的动态,他常常在地里匍匐行进或是干脆躺倒观察,甚至整天爬在地上不起来。他这种专心致志近乎入魔的神态,常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嘲笑,可法布尔毫不理会。人们哪里明白,那时他正在醉心地在昆虫世界里遨游呢!

法布尔就这样细心观察,刻苦地研究着。对有些昆虫得出正确的结论。他往往要倾注心血研究数十年。象土蜂,前后研究了二十年,蜣螂前后研究了不下四十年!……这需要多么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科学信念啊!难怪达尔文由衷地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从五十五岁起,法布尔写出《昆虫记》第一卷,到八十七岁高龄时已有十卷问世,可是他还想继续撰写第十一卷……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看了引人入胜的《昆虫记》后赞叹道:法布尔不愧是“昆虫世界的荷马”。

直到以九十二岁高龄去世,法布尔几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说“虫儿在驱使着我”。他以自己一生,实践了“宁愿与昆虫作伴”的诺言,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篇:元素、之最
下篇:阴阳大裂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1/1987010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1/03/0394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