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养俊
月挂柳梢头
弯月,挂在山头的树梢上。洞房里只剩下了他和她。“你想啥呢?”芬香问九德。“没思啥”。“甭哄我,明个晚上就让两个娃过来和咱一块住。”“真的?”“咱不是早就说好了么!”
是说好了的,那还是三个月前的事。那天,九德送信到了白杨树沟,大队会计要给九德介绍一位姑娘。说真心话,九德真是想找个妻子。
伏九德,原籍甘肃秦安,因生活所迫,19
71年迁至陕西陇县麻家台乡。父母长期有病,1977年,妻子死于克山病,留给他的是一个两岁半的儿子,一个一岁半的女儿。住的是借别人的两孔土窑洞,穿的是补了又补的衣服。唯一的财富是他这个二十六岁聪明而又精干的人,和他六年如一日跋山涉水热心为群众送信的好名声。
王芬香,文化程度不高,知道的东西也不多,但心里非常喜欢忠厚善良,勤劳朴实的人,爱那热心为山里办好事的人。
当九德听说芬香是个姑娘时,他婉言谢绝了。他担心娃吃亏,老人受罪,更怕往后家务事难处理。事后不几天,芬香有意在山后梁等他,他便毫不保留地倒出了心里话:“我结过婚,还有两个娃,父母身体也不好。”“我替你照看老人和娃还不行?”“乡邮员这活累,成天跑邮路,家里照顾不上,你跟我要受罪。”“我也是山里人,啥苦都不怕!”九德不说话了。
情满热炕头
新婚第二天,王芬香就脚手不闲地忙活了。扫院、绞水、洗锅做饭,被褥拆洗得干干净净,破衣服缝补得整整齐齐,长时间乱糟糟的屋里、院内很快变得井井有条了。老人忧郁的脸舒展了,九德回到家高兴得抱着女儿在院里转了三圈。
夜,两个娃和九德两口睡在一个炕上。女儿不怯生,一溜进被窝就要摸新妈的奶。芬香觉得浑身都痒痒,羞得赶紧拨开娃的手,小手又伸过来,再拨,娃哭了。哭声惊动了爷爷奶奶,老人知道小孙女的习惯,怕难为芬香,要九德把娃抱过去。芬香一把将娃搂在怀里,两个奶头全给了她。母爱是真挚纯洁的,身子贴紧了,心贴近了,感情也就亲密了。她望着女儿甜睡中可爱的脸蛋,深情地亲了女儿一口。
从此,小女儿一步也不愿离开妈,儿子也乐意跟妈一块上山放牛割草。九德的家啊,幸福和睦。
金秋硕果香
秋播,芬香一吆牲口上了山坡,麻家台从古到今谁见过妇女赶着骡子犁地?破这纪录的是芬香。谁家妇女经常半夜三更起床给牲口添草加料?可九德家里,全是芬香的事。她心疼九德,他在邮路上一天跑七十里崎岖山道,实在是太累了。九德到家争着干,她生气了:“你把心操到邮路上就行了,公家的事比咱重要!”
1984年,芬香喂了两头母猪,母猪又下了两窝猪娃。养了一头牛,乳牛又生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牛犊,还养了几箱蜂,仅这些副业,全年就收入了1500元,再加上打的8000斤粮食所收入的1000多元,家中有了积蓄。1985年,虽然粮食歉收,她仍收入800多元
在妻子的支持下,九德连年获先进生产者称号,去年还在《中国青年》、《解放军生活》杂志社等十二家报刊联合发起的“为边陲儿女挂奖章”活动中,荣获了“边陲优秀儿女”铜质奖章。每当人们夸奖他时,他都说:“要说我有成绩,那一半应归娃他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