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综合普查研究队副总工程师赵风桐,26年坚持在野外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足迹遍及全国16个省、市和我省的80个县,为我国煤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出了贡献。前不久,他先后荣获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先进工作者和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赵凤桐今年51岁,多年来,他的工作主要以地质普查为主,常年奔波在野外,每日徒步六、七十里,乃至上百里是常有的事。盛夏伏天是野外地质工作的黄金季节,他往常和同志们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以上。餐风饮露,披星戴月,的确是他从事地质工作的真实写照。人们都说:“老赵真是一心扑在了煤田地质事业上。”
为了查明和落实陕西的煤炭资源,他先后带领地质小组,对陕南的四个煤产地和渭北东段的三个煤田及山阳的两个普查区,进行了系统的煤田普查工作。对陕北煤田、黄陵——陇县煤田(西段)和陕南的宁强、西乡等煤产地,进行了重点煤矿的地质调查,并担任“陕南石煤综考队”技术负责。多年来,他先后参加和主编了13项地质勘查设计,19篇地质报告,其中大部分地质报告成果已被有关部门和单位利用。另外,从1933年以来,他还参与了全国煤系有益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并代表煤炭部加工利用局、对煤系硫铁矿、装饰建材及其他有益矿产,进行了勘查、落实与评价等工作,其中有的已被国家列为建设项目。
(曹稳平 邹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