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三月,北京儿童足球学校招收了八十名小学员。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些学员的学习和训练又怎样?去年十二月的下旬,我专程到设在什刹海体育学校内的北京儿童足球学校,访问了校长刘鸿伟。
刘校长首先给我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去年十一月上旬,英国足球名将博比,查尔顿到北京访问,他观看了北京儿童足球学校学生的训练录相后,惊奇得赞叹不已。后来他参观长城时,特意和足球学校的三名学生一道,一人用脚颠着一个足球走上长城。在长城上,查尔顿的球一下颠飞了。这时八岁的牟鑫飞步上前,用大腿一接,足尖一磕、把球稳稳当当地传给了查尔顿。这位英国球星此刻更加信服了。
在体校的操场上,我观看了八岁组学生的训练。这天,寒风刺骨,学生们身着球衣,人人脚下一只球,在教练指导下训练。他们时而练习脚背内、一外侧运球,时而练习铲停转体运球、直拨横拖、勾球、垫球过顶、打门等动作。刘校长说:“儿童对足球的兴趣是天性,许多动作一学就会,教练关键是要保护这种兴趣。现在学校采用徐福生编写的《少儿足球训练法》教材,对儿童熟悉球性,引导儿童足球入门并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极有推广价值。”
球场上,这些六七岁就开始“足球生涯”的小学生,正生龙活虎地练着足球。我想,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也许他们将成为中国足球的栋粱。刘校长最后说:“他们虽然没有参加比赛,但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他们比其他儿童的球性,技巧要成熟得多,能否成为合格的运动员,还要看他们的发展了”。
我们预祝这些“小球迷”早日成为我国的足球劲旅。(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