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成
只要您留神,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商店、粮站、菜铺买东西时,明明是顾客无礼而与售货员发生争执,一些人却不劝阻、批评顾客,反而替其帮腔;明明是因行人、自行车违犯了交通规则,而受到交管人员的纠正、批评或者罚款时,又会遇到一些人为其“说情”,甚至遭到指责、谩骂;新闻工作者对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采访、拍照,会看到一些怒视的眼睛、听到斥责的声音;为了保持市容整浩,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管理人员制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会听到一些嘲笑、讥讽、起哄;……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和公务人员为难?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公务人员中的一些人曾因不礼貌的言行和行业不正之风,惹恼过群众,损伤了这个群体的形象,较深的刺伤还萦绕在群众的脑际。但是,要想有个好的服务程序,得到满意的效果,还须双方互相尊重、合作,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如果是“同病相怜”而触景生情,发泄私愤;如果是为给自己“留条后路”,借机杀杀公务人员的“威风”;或者是想搅乱视听,好使同伙溜之大吉等等,那是无知而且愚昧的。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在为他人服务。如果没有众多的直接服务人员在平凡 琐碎的工作中起媒介、桥梁作用,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乐、知等,又会发生什么困难?但愿每个人在为他人服务时标准高一点,享受他人为己服务时欲望低一点。否则,这一行挑剔那一行,那一行报复另一行,怨怨相报,只能使社会风气愈来愈糟,自身也会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