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绿茵茵的草坪上,一座座具有唐代风格的建筑物矗立着。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大门上银钉颗颗,宝塔玲珑剔透,格外俏丽。大殿里灯光明亮,推开殿门,两个和尚正在打坐……。这维妙维肖的景象展现在一米见方的托盘内,使观赏的人们赞叹不已。这就是省教育厅退休司机,年逾七旬的齐国华同志的又一新作——唐青龙寺全景石刻。
齐国华最初拿起刻刀是在八〇年退休后,为了点缀自已做的盆景,他用砖块刻些小庙、小亭。后来,在友人鼓励下改为石刻,并逐步转向占建筑雕刻。他先后雕刻了大雁塔,华清池九龙汤、陕西省博物馆全景和中山陵全景等作品。
齐国华在其四十余年的司机生涯中,从未搞过雕刻。然而,这个艺术的门外汉却迈进了艺术的殿堂。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志”。他曾数十次自买门票去省博物馆参观。把那些景物默记在心里,回来再一一刻出。为了雕刻中山陵,他自费上南京实地考察。他学画草图,学摄影,很快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大大加快了创作的进度。雕刻省博物馆用了近两年时间,雕刻唐青龙寺用了十个月时间。
他的这些作品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展出时,不仅得到了师生们的称赞,而且受到了苏、美、日等许多外国友人的赞扬。苏联专家达尼洛娃说:“齐,您真了不起!您的作品精细、逼真,维妙维肖,我们参观后犹如旧地重游,感谢您让我们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