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心律调节器之后,这项技术不断发展,最近己实现了电子化。据说世界上有一百万人依靠电子心律调节器,解除了心脏病的威胁。
电子心律调节器,是一个金属小盒子,里边装有电池和电子元件,把它移植到人的皮肤下边,它就会用电刺激心脏,使之有规律的跳动,给各个器官供应适当的血液。小盒子里的集成电路,储存着调节心律的工作程序,就象一台极小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着心脏工作。需要改变程序时,如想改变电刺激的强度,也不必将它取出;需要电刺激时,集成电路可以立即探测出来,并自动停止工作,使用非常方便。
比利时一所大学,最近成功地进行了一项用电剌激人的耳蜗,克服内耳障害的试验。它是把声音传感器、脉冲发生器、无线电信号发射机、电源等统统装在一个钮扣大小的装置里,卡在耳朵后边,再在耳后皮下“埋没”一个信号接收器。声音信号被调制成脉冲波,送给信号接收器,再变成幅度和宽度不同的脉冲信号,剌激耳蜗入口处的不同神经,这样便使聋子听见了声音。(郭瑞璜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