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有
两汉之际,有位名儒和名臣,名叫卓茂,字子康,一生专以德教化民,深受百姓爱戴。
卓茂初入仕,在丞相府为吏。这是一个颇有权势的工作。然而,卓茂身在天下衙门之首,却无半点衙门之气,从不以位骄人,仗势欺民。史书上称他:“恬淡乐道,推实不为华貌,行己在于清浊之间,自束发至白首,与人未尝有争竞。”
有一次,卓茂驾着马车出外办事,路上碰到的一个老百姓,硬说卓茂拉车的马是他丢失的。卓茂态度温和地问他:“您的马丢了多久了?”那百姓说:“有一月多了。”卓茂这马买下己经好几年,知道那人认错了。但又发现那百姓虽很鲁莽,却是老实巴交,不是行骗之徒,而且一时也难和他分辩清楚,便从车上把马解下来给了他。卓茂一边用手挽车赶路,一边回头对那人慢声细语地说:“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过了些日子,那位老百姓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立即拉着卓茂的马去相府归还。当他知卓茂乃相府官员,当代名儒时,又羞愧,又惊恐,再三叩头请罪。卓茂却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
后来,卓茂被派到河南郡密县当县令,仍跟在丞相府为吏时一样,“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使人亲爱而不忍欺之。”当其离职之时,“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数日不绝。”
东汉光武帝初即位,招揽贤俊,“先访求茂”。下诏日:“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购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一时天下民心,皆归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