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国俊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层峦叠嶂的秦岭深处,精神文明之花在凤县黄牛铺镇盛开,庙沟山一带的人们传颂着国营七一〇七厂职工奋力灭火和抢救人民子弟兵的感人事迹。
火光闪闪报警急
事情发生在本月三日下午7时许,那天是该厂休息日。职工们刚刚吃过晚饭,多数人都在家里收看厂里播放的闭路电视。在家属区附近公路上散步的该厂工人柳永红和孙明遥,突然发现离这里一华里多的庙沟山上烟雾弥漫,火光冲天,他们立即跑步赶到厂医院,用电话向厂领导报告;工人余文峰和齐建军、齐永成兄弟俩也快速地与地方有关单位联系;行政科工人江凤州同爱人邓秀果推着自行车正在厂区马路上行走,一位战士跑过来要借自行车回部队报警,他俩二话没说,就将车子借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解放军战士。
厂长王从生在家里接到工人们打来的电话后,立即意识到火灾的严重性,便迅速用电话通知另外的4名厂领导在三岔河桥头集中。不到5分钟,厂领导成员全部到齐,并在离失火现场四百多米的桥头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分头负责:厂长和副厂长郑天明在医院组织指挥灭火和救人;党委书记阎长荣、副书记张云飞、副厂长杨瑞周等到火灾现场部署战斗。
青春在烈火中闪光
火光就是命令,时间就是胜利。七一〇七厂从领导到工人,闻讯后有的飞速赶到失火地点灭火,有的奔向自己的岗位协助灭火。广播员肖琳从澡堂飞速进入机房,传达厂里的动员令。汽车队的一辆小车和卡车、两辆轿车的发动机轰鸣着,随时待命。消防车司机魏耀明快速地将车开到着火的山林下,用汽车大灯向山上照明。宣传科副科长崔蜜莲、副总工程师张景臣、技术员徐士武、会计刘本豫在很短时间内安装好了一台广播车,加强和保证现场指挥。通讯站值班员黄加华、王京莲熟练、准确地接转着每一支长、短途电话。工会副主席行向东、厂团委副书记董玉杰及时赶到学校桥头,组织灭火。
听到广播通知前后,全厂有260多人冲向火灾现场奋勇灭火。他们之中有工人、待业青年、托儿所的阿姨、红光技校和该厂子校的学生。涌现出了夫妻俩、弟兄俩、弟兄仨、兄妹仨主动参战的感人场面。
庙沟山,山势险峻,坡陡如壁,无路可寻。夜里天黑得犹如锅底,大家抓藤条、攀树根,艰难地一步步向上爬去。手脸划破,衣服挂烂,谁也没叫声苦。当他们快要接近火源时,山梁上是火,悬崖下也是火。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