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座落在骊山脚下的陕西天文台授时台,是我国的授时中心。长期以来,该台使用先进的测时设备和技术,使计时的精确度达到三十万年只差一秒的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陕西天文台建于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该台的授时台1981年7月1日起正式成为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为使我国的授时工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台1983年建成了长波授时台,用电波传递时间信号。电波可覆盖两千多公里,定时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一秒。该台时频基准的测定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铯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为授时提供一个平稳的时间。另外,他们观测天体几百个恒星的位置变化,并利用参加国际时间局组织提供的条件,隔一两年和美国的海军天文台校对一次时间基准。这样,可使计时的准确度达到三十万年只差一秒的精确程度,达到了世界授时的先进水平。
陕西天文台授时中心授时的准确,为我国人民生活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我国卫星发射的标准时间误差要求达到百万分之十秒,该台授时的精确度已达到了百万分之一秒。另外,我国导弹的制导、空间跟踪,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研究,无线电波传递速度的测量等也离不开该台提供的精确时间。以北京时间为例,陕西天文台授时中心发布授时电波信号后,被北京天文台接收,并减去两地的距离差时间,然后由北京天文台通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缆输送信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收了信号,再向全国发布时间。
(赵观进 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