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雅俗共赏的探索

——访著名歌唱演员王洁实、谢莉斯

2023年08月12日

赵 健

“也许我告别再不会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再不会起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8000余名观众爆满的陕西省体育馆内,激昂悲壮的歌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体育馆外。一群青年拥着走出馆来的王洁实、谢莉斯,手拿本子围着要签名。“我还保存着你们80年来西安演出时给我的签名呢。”有个青年说道。

王洁实、谢莉斯,这两位深受人们喜爱和拥有众多青年听众的歌唱家,何来这么大的魅力令青年倾倒?在幽静的止园招待所,我采访了他们。

“文革”动乱岁月中,年仅16岁的王洁实穿上军装。他修过机场,也曾在我省汉中地区当过汽车修理兵。那时,他喜欢唱歌。并崇拜着吕文科、李光羲等一批艺术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剧团工作。然而他始终没有叩开表演艺术的大门,上戏的次数很少。不能在这里淹没。78年他毅然放弃了表演,考入了中国电影乐团,并开始与谢莉斯进行男女二重唱的摸索。

一首充满激情的《祝愿歌》在当代的中国乐坛引起轰动,他们感到振奋。接着,《九九艳阳天》、《天仙配》、《清晨、我们踏上小路》、《我多想化成一片白云》、《笑比哭好》等歌曲也通过他们歌喉而风靡全国。这是他们第一批民歌、通俗歌曲的尝试,时间是80年代第一个春天。

“唱这些歌你自己感觉如何?”我问道。他想想后说:“当时,轻音乐刚刚唱起。我感到台湾校园歌曲及一些优秀的传统民歌曲子很好听,我们选唱的就是一批曲子优美、歌词内容为抒发对大自然向往、热爱的歌曲。我认为通俗歌曲与中国民歌是分不开的,同时,文化的发展包括音乐,均需要富有时代感。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有自己的风格,还要具有时代感。”

“这次来陕演唱,你和谢莉斯都演出了独唱,想法是什么?以后是否继续合作?”

“我们在创自己重唱风格的时候,也想锻炼一下各自的独唱能力,并给观众一些新感受。独唱后,我们合唱了《在雨中》,这样,就可以使观众情绪得以转换,并领略到另一种意境。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合作。”他说到这里,已做好演出前准备的谢莉斯走了进来。她一身银白素洁的打扮,玲珑剔透,使人很难把她和35岁这个年龄统一起来。她认为淡雅的服装可以更好地烘托演出情绪,给人的是一种清质的美。35岁,与她同批学习声乐的女同志大都无声无息了,唯有她仍在歌坛纵情放歌!这般年龄里,她不仅在事业上刻意求新,生活中,她的情趣也是那么广泛多样。

每次回到家中,她就翻阅起各种刚刚购买的报刊杂志,做导演的丈夫与她有同样嗜好,于是乎,房间便是书天书地。一次,张暴默去她那里,进门便惊呼:“哟,这儿成书店了,我以后看书可方便了。”谢莉斯是重庆人:她还会烧出很好的川菜呢。节日里,侄女们总会嚷嚷着:“要吃小婶(小姑)烧的川菜。”王洁实说:“谢莉斯身上最可取的就是刻苦、坚强、有钻劲,并且乐观。”

他们的生活是普通人的生活,谢莉斯要在家里对正上中学又想学声乐的女儿说:“功课是很重要的,不论学什么,都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素养。”

“你们以后的打算是什么呢?”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主办的‘群众最喜爱的十五名歌手’,评选活动已揭晓,我们将赴珠海领奖。人们的赞誉和鼓励鞭策我们不断进取,我们要为怎样使通俗音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作更大努力。我们这次是第四次来陕西演唱了,陕西广大观众一直给我们热情鼓励,若再来时,定为陕西观众演唱新的歌曲。”

王洁实、谢莉斯,祝你们美妙的歌声更加美妙!并期待着你们更新美的歌。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4/18/0454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