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最后的决赛——聂卫平与大竹英雄的比赛已定于4月30日举行。对大竹英雄其人,我省的读者恐怕不太了解。现摘要刊登一篇译自日本《花形棋士》杂志有关大竹的文章,供广大棋迷们参考。 公众对大竹九段的棋风评价极高。有“厚实”、“气魄大”、“攻击锐利”、“感觉超群”谚等等褒奖之词。可以说,大竹九段正是把这些素质溶在一起的棋手。
在35年的棋坛生涯中,大竹九段取得了四次名人、三次十段、七次棋圣的大赛头衔。如果把其它也都算上的话,大竹共夺得三十九次冠军的称号。次数之多在日本棋界仅次于坂田荣男九段。这些耀目的战绩证明了大竹九段超一流棋手的地位。
大竹下棋具有众所周知的“美学观念”。他确实是以某种“美”的角度来眺望围棋这门艺术的。他看到棋中的坏形状心里就不舒服。在形势判断时,也以形的美丑胜于目数的计算。大竹一向认为:一局棋的美和丑,取决于每步棋是否充分地发挥效能,而最终的胜败只是它们的伴随品而已。因此,大竹信奉:“与其赢得难看,不如输得漂亮”的胜负哲学。
由于大竹九段十分忠实自己的棋风,他的棋局几乎从不出现乱七八糟的劫争局面。即使在已经突入危险的道路时,他也会因过份讲究美学而走向自灭的道路。正因为如此,大竹九段在各种比赛中胜率大大减低了。他之所以还能保住超一流棋手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具有罕见的才能。
所谓棋手的才能就是:通过全局的构想力,着眼点的选择力,以及将之具体化的计算力。这三项合起来也称为感觉。而大竹九段的感觉一直被日本界评为第一,就连藤泽秀行名誉棋圣也说:“大竹君的才能在我之上。”
大竹九段生于福冈县北九州,今年45岁。在大竹8岁时,父亲常带他到工作的制钢厂去下棋。当时大竹和大人下棋已是胜多负少,但只要输了,他就放声大哭,他父亲描绘当时的情景说:“开始他总是把眼泪含在眼睛里,但只要有一滴眼泪流出出来,他就哇地一声,泪水象开了闸似地大哭起来。”
大竹9岁时,当时日本棋坛大豪木谷实九段正在福冈,经高田工业所的高田寿夫氏介绍,大竹受九子和木谷实九段下了一局。这局棋不但在当时登了报,而且还成了大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对局在一个漂亮的房间里进行,而且很多有地位的大人也都在旁边观看。当时已有业余初段水平的大竹想:“要让我九个子真是不可思议,最多让我三个还差不多。此人是何人,非杀他个片甲不留。”结果大竹没有吃掉白棋,反被白棋杀得全军覆没。不用说,大竹照例又痛哭一场。但木谷九段反因此看中了大竹英雄,有意收他为徒弟。就这样,大竹君开始了棋士的生涯。
青年时代的大竹并未有出色的建树,因此在他成名以后也有“大器晚年”一说,如果细心同顾大竹的战绩,可以看出有很大的波动,而且起伏是三五年为周期,就象火山那样,每五年大爆发一次,中间则是反复地小活动,似在积蓄岩浆和精力。大竹九段的近况似乎又到了火山的“休眠时期”,各种比赛均无上乘的成绩。
无论是大竹君的人品也好,棋艺也好,美学观念也好,都特别受到专业棋手的推崇,所以大竹九段可以毫不惭愧地接受“专家中的专家”这个令人羡慕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