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有人喜欢凑热闹,赶“形势”。当然,闻风而动,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倘若一味赶“时髦”,瞎起哄,就适得其反了。就眼下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而言,就大有赶“形势”、图“形式”之势。不少企业除制订增收节支计划外,车间、工段和班妞也纷纷上行下效拟定种类繁多的指标:什么人均节约额、工时节约率、修旧利废额……哪一项指标完不成,都要扣发部门奖金。据笔者所知,有的企业拟定的条额和指标多达几十项。
笔者以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抓生产,增收节支应该以保证职工集中精力创优质高产为前提。搞名目繁多的硬性指标和条条框框,势必要分散职工的工作精力,其结果不外乎是:或偷工减料,敷衍应付,报表凑数,交差了事;或样样叫真,项项指标实打实,硬顶硬,加班加点玩命干,以致于发生事故……使“双增双节”流于形式。
由此可见,指标订滥了,就会走向反面,误入歧途。“促进”就会“促退”,“多多益善”也就成了“多多易散”。我想,“双增双节”是这样,其他工作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