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桂维平 通讯员杨运琪)“五一”前夕,西安市职工物价监督总站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对解放路、炭市街、尚俭路、康复路、安仁坊和胡家庙地区的部分商店和农贸市场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短斤少两和乱涨物价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4月25日和4月28,近150名职工物价监督员对822户经营者进行了物价和计量检查。其中253户经营者有违反物价政策的行为,占受检户数的29.25%。另外,还当场没收了不合格称41杆,查出假西凤酒28瓶,以及一批高价烟酒和霉变罐头、食品等。对情节较严重者当即给予了经济处荡,罚款金额达2132元。民生百货商店糖果罐头组的三杆秤,经检验均不合格;炭市街商场经销的蘑菇有的已毒烂,仍继续出售。
通过检查看来,一般国营经营者好于集体经营者,集体经营者好于个体经营者。集体经营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短斤少两和烟酒买高价,还有出售过期罐头食品。个体经营者问题比较多,短斤少两卖高价,已成为常事。目前市场汽水冷饮普遍高于规定价格,面食小吃严重分量不足,抽查的饮食摊点,有的水饺一斤竟少四两多。
监督总站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与我们主管部门措施不得力由关”。屡查屡犯,洽表不治本。肉、菜、蛋、禽、鱼等价格普遍比较昂贵,没有标准,漫天要价。有的比去年价格要高出几倍,消费者意见很大。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能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对不法经营者,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