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风驰电掣的日日夜夜

——西北林机厂赶制风力火机侧记

2023年08月12日

1987年5月10日凌晨一点的西北林业机械厂。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寂静的子夜显得格外刺耳。电话里传来林业部扑火领导小组的命令: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严重,你们立即组织生产3000台风力灭火机送往火场,明天中午一点钟发出第一批。空军将与你们配合!”

放下耳机,卢松龄厂长的脸变得煞白。这个厂是全国生产这种灭火机的唯一厂家,然而由于近年来灭火机销路不佳,厂里的库存量为零。

卢厂长心急如火,上班的铃声还未响。15分钟的党委会已拉开了赶制灭火机的战幕。

抢!全厂总动员,昼夜不停产,保质保量,迅速发货。一场竭尽全力赶制灭火机的战斗打响了。

11日中午12点45分,一架军用安30运输机刚在机场停稳,满载灭火机的两辆卡车就冲进了停机坪。一小时后,银鹰腾空而起,向东北方向飞去。

厂长的笔记本上,记着这样一些数字:5月11日,发货110台,5月12日,发货140台,5月13日,发货100台;5月14日……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要知道这个厂灭火机的月产量才是700台啊!在短期内拿出3000台,绝非易事。

肆虐的大火,烧毁了宝贵的林木资源和人民的财产,也烧痛了林机工人的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全厂工人心系火场,昼夜生产,后半夜包装完毕,在工作台或条凳上打个盹,天一亮爬起来又接着干。厂里没有用奖金调动积极性,那样会冷了工人的心,而谁若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加班报酬问题,准会引起大伙愤怒的眼光。机加工车间车工习世平,一个二十多岁的复员军人,虽不是铜打铁铸的身子,竟和他的车床一起高速旋转了28个小时。在这非常时刻,他想的只是一台灭火机顶得上几十个人的扑火工作。

连厂里的一些家属也投入了战斗。张琦,这个渭南毛巾厂的制版工人,见丈夫已是几天没有回家了。知道救火的事要紧,她牙一咬,脚一跺,六岁的孩子送回了娘家,于是每天晚上,林机厂装配车间又多了一个没有穿工作服的编外女工。青工刘力的未婚妻虽然还没有过门,也来到男朋友的工作台前拧螺丝。

无情的烈火吞噬着人民的财产,却也炼去了一些人思想上的杂质。焊工张纪安已连续干了16个小时,一个个油箱在他的焊枪下诞生。看着他那严肃的表情,谁又能想到这位坚持不下岗的小伙子不久前曾因劳动纪律散漫受过处分。父母恨他不成材,妻子嫌他不争气。但是在电视里看到林火逞威,人民涂炭,他心里疼,痛恨这无情的烈火,更悔恨自己的过去,于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大火宣战,和过去决裂。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灭火机运出了厂门,它载着林机工人的辛勤劳动,载着林机工人一颗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透亮的心,飞向茫茫的大兴安岭林海。

本报记者 冯瑜 韩庚

上篇:马儿为什么这样瘦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5/1987052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5/21/0459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