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亲的几乎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给孩子喂饱奶,换好尿布,把他放到床上孩子就啼哭,抱在怀里则很决转哭为笑,或者甜蜜入睡。有时孩子独自睡在小床上,轻微的响声即被惊醒,而在母亲的怀里,可以睡几小时,甚至打雷也不醒,以往对这种现象,人们的解释都以为“孩子娇,抱惯了”。
近年来,专家们通过研究观察,对孩子要抱提出了新的解释,即人类以及热血动物、都具有一种天生的特殊需要,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接触或搂抱,由于婴儿缺少自控能力,对这种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科学家把这种需求称之为“皮肤饥饿”。这在解剖和生理学上也可找到证据,因为大脑和皮肤都是由同一种组织(外胚层)分化发育而来的,皮肤上神经末梢是人脑延伸的外周部分,皮肤和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亲切的搂抱,爱昵的亲吻,这种本能的人类肉体接触,会给孩子造成温和的刺激,使孩子感到舒适、愉快和安全,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