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喜欢聪明孩子,而邓奋良大夫却和弱智儿童结了缘。多年来,他把心血倾注在对这些孩子的治疗、研究和智力开发上。前不久,来自七个省市的儿科专家、教授们充分肯定了他对小儿脑功能失调研究的成果。
邓奋良是位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从六十年代就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工作。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对八听小学的调查,使他深感对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和智力低下症进行研究、治疗的必要。为此,他两次以西安市政协常委的名义替孩子们呼吁,并于1984年创建起我省第一家民办的儿童智力研究所(现改名为儿童智力康复诊所)。该所由邓奋良等10余名医护人员自筹资金5万元,市卫生局等有关领导和个人赞助6900元,才自租房屋、自购医疗仪器设备创办起来的。今年元月,诊所在西安玉祥门外潘家村98号正式开张,不到半年就接诊患者近千人。为了使更多的患儿及时得到治疗,邓奋良把大量的业余时问用于科研和工作上。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个儿童康复诊所,只见20多名患儿排队等候就诊。邓大夫告诉记者,他们诊所的治疗范围有:儿童多动症、智力低下,儿童精神病、顽固性癫痫等症,并为儿童作智力测查。他亲昵地抚着一个小男孩的头说:“这孩子看起来机灵、活泼,但就是特别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摸摸这个,就是动动那个,考试不是抄错题就是计算错。家长起初还以为是小孩调皮捣蛋,各种办法,都纠正不过来。后来经过我们检查,这孩子属于脑功能轻微失调,也叫儿童多动症”。一旁的孩子妈妈插话说:“在这里治疗了两个月,孩子比过去好多了,学习也专心了。”另一位家长指着他的小孩说:“我儿子都十岁了,说话还口齿不清,多年常抽风,生活不能自理。在这里治疗了三个月,孩子再没有抽过风,说话也比过去清楚了。”
邓奋良大夫是1957年志愿归国的,现在,他的父母、兄妹还留在印度尼西亚。姐姐、姐夫己购了小轿车,盖起了小洋楼,还办起了私人医院。两位老人年年来信,劝他能去印尼继承产业。但是,邓奋良归国30年竟没有出国探望过老人。谈及此事时,邓奋良深情地说:“我思念海外的亲人,也常因未能看望风烛残年的二老而难过;但我的事业在祖国,我离不开这些亟待诊治的孩子们!”
(杨明洲 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