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吉
失业问题是当前西欧各国的一个棘手难题。据统计,目前失业者总计约1900万人,年失业率平均为12%左右,已是1969年—1979年间4%的三倍。这一巨大数字背后严酷的事实是:成千上万的人将被迫闲荡,被抛到社会上而无所适从。失业率如此大幅度地上升,已给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成为各国政府难以下咽的苦果。
西欧失业率高踞不下的原因何在?国外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一、由于新技术革命发展迅猛,传统工业日益衰微,正在调整的经济结构同劳动市场的构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致使结构性失业激增,形成“机器人扼杀就业”的状况。二、由于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市场萎缩,许多企业商品卖不出去而倒闭,即使经营良好的企也也不愿雇佣新工人,导致传统型的大量失业。目前,西欧各国对失业问题解决乏术,但若听之任之,又必将导致今后整个一代人难尝正常就业之味,必将使失业趋向持续增长,可谓进退维谷,前景堪忧。
1986年,欧洲共同体理事会研究对策,提出了“扩大就业之合作增长战略”,把目标定为到1990年将失业率降低至8.2%,建议各国根据国情,选择或参考下列方案,首先是分享工作机会;其次是减轻企业各种非生产性因素的负担;再次是扩大需求,必要时通过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有人指出,这些选择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弊病也很明显,诸如会损害低收入者利益,导致通货膨胀等等。看来,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在鱼与熊掌之间,两者兼得是永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