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免有斤斤计较和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邻里之间为争高低,竟吵得鸡犬不宁;同志之间偶尔冲突,就大动干戈;夫妻之间为生活琐事,甚至拳脚相斗……凡此种种,实在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体谅,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据明史记载:董笃行在朝为官,接家母书信说,为盖房砌墙与邻里发生争执,他看后赋诗一首:“千里捎书为一墙,不禁使我骂断墙,你仁我义路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董母见后,悟出道理,便主动让出两墙宽的地方;邻居深受感动,也效法谦让。至此,两家共让出六尺宽的地方。这“让一让,六尺巷”的佳话,被后人传为美谈。古人尚能为此,今人又当如何呢?
体谅,必须宽容忍让,豁达大度。私心是桎梏度量的锁链,度量是溶解私心的火炉。私心愈大,度量愈小;度量愈小,愈难容人。只有时时体谅他人、宽容他人,处处反躬自省、严以律己,才是每位公民应持的正确态度。愿“心平气和、人人相谅”成为我们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