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5月27日至7月底,在全省进行的生产资料价格检查,共查出违纪问题622起,资金751万元;其中重大案件87起,违纪资金658万元;已处理422起,收缴非法资金281万元。这次大检查震动大,效果好,全省生产资料价格比较混乱的局面有所好转。
这次大检查的重点,主要是检查去年以来钢材、木材、水泥、化肥、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电力、石油、煤炭和外贸出口物资的价格及运输费用等执行情况。先由全省各行业组织自查,再由各级政府派工作组重点抽查。
通过这次大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在物资经销方面,有的企业擅自制定或提高收费标准;有的计划内平价物资转计划外议价销售;有的以统配物资参加联营,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成,或以配套供应为由收取配套费。有些承担指令性任务的企业,将计划内产品转计划外销售,有的还擅自提高产品出厂价格和上浮幅度。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有的铁路运输部门乘改革之机,以路谋私乱收费。渭南地区对辖区内陇海、西韩、西延三线27个车站进行检查,每个车站都有乱收费问题,收费标准随心所欲,收费名目五花八门。象渭南火车站运输服务公司以调配车皮为由,向用户加收所谓“联营劳务费”、“储运保管费”等,仅去年6至11月间,即牟取非法收入23万元。本报记者 翟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