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有魄力,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敢于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那种犹柔寡断,遇事迟疑推诿、不敢拍板的领导是不能适应改革需要的。
但是,有的同志却把工作中的魄力与依靠群众、联系实际、发扬民主对立起来。在他们眼里,那些遇事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意见,进行实际调查后再作出决断的领导,就是没有主见、没有魄力,至于那些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勇于纠正自己原先错误决定的领导,就更是无能之辈了。在这种错误思想支配下,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显示自己的“魄力”,遇事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盲目地作决断,发指示:当实践证明他们的办法不切合实际、行不通时,仍然固执己见。他们倒确是敢于拍板的,可惜的是常常“拍”错。按群众的说法就是“拍蛮板”。这实际上是把“一言堂”独断专行的封建家长作风和不深入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误当作领导者的“魄力”了。
所谓领导者的魄力固然与自身的领导才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来源于对实际情况的透彻了解,来自于良好的民主作风,而绝不是不进行调查研究,主观武断“拍蛮板”。
(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