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58载“娘家梦”

2023年08月12日

在陕西武功和山西临猗县传颂着西安帆布厂养花工张继良奔波数月,使失散58年,远在两省的同胞兄妹相聚的佳话。

去年6月,“一头沉”的张继良休探亲假回到老家临猗上庄村。一天他帮家里收麦子时,听到了村里70多岁的贺彩琴老太太的一桩辛酸事。

原来贺彩琴是被从陕西武功卖到山西的。那是1929年陕西发生大饥荒,父母为了让孩子活命,忍痛先卖了她大姐,后来又不得不把年仅12岁的贺彩琴卖给在西安做生意的一个山西人,直到解放后,她才跳出苦海嫁到上庄。

这音信一断就是58载,其间虽经多方察问杳无下落。老人一直思念着家乡及兄弟父母。特别是老伴去世后,贺彩琴思亲之情愈加迫切:“找不到娘家亲人我死都闭不上眼睛呀!”

贺彩琴的身世深深地打动了张继良,这位十几岁就出外谋生的老工人理解老太太的心。他顾不得休完假就回到西安,立即乘车来到武功。但由于线索模糊,又相隔半个多世纪,当年卖儿卖女的何至成百上千。几经打听接连碰壁,加之假期已满,他只得回厂去上班。

因上了年纪,他被分派管理厂里的花房,一有空就四处向人打听,可经他打听的人数以千计,却仍无一点音信。

今年夏收张师傅又回山西帮家里收麦子时,他再一次帮贺彩琴回忆,挖掘蛛丝线索,并要了老人不同时期的两张相片。

返回陕西正值大雨,他全然不顾。凌晨4时他就去排队买票,乘上了开往武功的第一趟公共汽车。

一到武功镇,他就四处询问。平时人称“九毛九”的张继良买了香烟、糖果,遇到男的先递烟,问到妇女先请吃糖。贺彩琴曾回忆说他娘家可能叫贺家店,可问了半天没听人说有这个村子,他只好到村名相仿的胡家低去问。

待张继良顶着烈日走了18里土路赶到胡家低,谁知胡家低根本没有一家姓贺的。他又跑到了10里外的贺家堡,这里到有4户姓贺的,也有被卖到山西去的女孩,可人家都来往着。

真个是:有心人天不负。他前往贺家村查访途中,路旁一个护菜的老头,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贺家村有个叫贺法法的,正与贺彩琴提供的她大哥的名字相符。待傍晚进村一问,这个村竞有三个姓贺的“法法”,而且年龄相仿。

他便逐个去问。村西的贺法法没有妹妹可以排除;村东的贺法法倒有一个山西的妹妹,可人家早通信着。而另一个贺法法刚去世不久,他仅有个弟弟“贺左法”还在,于是张继良叩响了他家的大门。

闻讯从地里赶回的贺左法,一见张师傅手里拿的贺彩琴中年的照片立即泣不成声,老泪纵横。他说在旧社会大姐被卖到山西万荣,解放后找到了,而二姐流落距万荣仅30里却难以找寻。

接到张师傅信后,贺彩琴与分隔仅30里外的大姐相见了;陕西的侄儿也乘火车赶到临猗;弟弟贺左法也准备天凉时去山西…

喜悦冲击着贺彩琴的心。她让孙女代笔致信张继良:“感谢你为我办了一生最大的好事,我不知如何报你的大恩大德……”

(郝振宇 王武清)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骊山牌电子琴被评为“信得过产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7/9/1987091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7-09/19/0480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