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有一企业已连续多年亏损,主管部门不得不向社会公开招聘承包人。可招标广告贴出已一月之久,竟无一人应招。何故?“标底”太高,许多能人望而生畏,感觉到“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据了解,类似现象并非个别。因此,也多少影响了推行承包经营的进程。
推行承包责任制,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国家多得利和人民多得实惠。在制定“利”和“实惠”的基数时,应当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市场趋势,不可定得太低,不需“跳”就能摘到“桃子”,但也不可定得太高,使承包者不但“无产可超”,而且“无法完成”,“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岂不压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
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例如原材料涨价,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等。在制定承包“基数”时,既要看到企业内部蕴藏的巨大潜力,又要看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使承包指标尽量定得合理些,使能人愿意去拼一拼,跳一跳,摘取“桃子”。否则,“跳”起来都摘不到“桃子”,谁还有兴趣去“跳”呢?
(闵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