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原是昆明军区文化部文化科长。“文革”后期,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全国物色扮演领袖人物的特型演员时,发现他酷似“毛泽东去安源”那张油画中的毛泽东。于是他被调入电影厂,成了一名专业演员。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他竟一直没有机会上银幕。当西影筹拍《西安事变》时,著名导演成荫选中了他,使他扮演的毛泽东形象,首次出现在银幕上。没想到竟然一炮打响,为广大观众所承认。从此,他便开始了他特型演员的银幕生涯。此次,古月是应遨在西影巨片《彭大将军》中,扮演毛泽东主席。镜头并不多,主要有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两部分戏。饰演一九四七年的毛泽东,对他来讲,可谓轻车熟路,可是扮演一九六五年的主席,就不同了。首先在化妆造型上给化妆师出了难题。那时的主席前额比较宽广,与古月前额头发浓密、发际线低有了矛盾。如果剃发,将和他即将参加拍摄的《重庆谈判》里的主席形象发生冲突。能不能不动头发,而又达到形象上的符合呢?化妆师确实动了脑筋,经反复几次试妆终于既保住了头发,又使化妆造型后的古月符合六十年代的毛主席形象。
化妆造型解决了,体型又有了问题。近几年古月虽然也发福了,但仍然赶不上当年主席的体型。特别是肚子挺不起来。古月不慌不忙地拿来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棉垫肩、棉垫肚、海棉围脖等摆了一床。把个满脸愁容的服装师看得乐开了嘴。该穿的、挂的都上了身,腹部还是不够挺,服装师顺手从床上揭下床罩,缠到古月的腰上。好极了,这就一条床罩解决了他肚子不挺的问题。六月底的北京,天气虽还不很炎热,可我们早已是短袖衫裤了。满身披挂的古月,不一会就已经是大汗淋漓。戏从上午九时开始,一直拍到下午四时结束。看来,演员要成功地塑造一个银幕形象,是要付出意想不到的辛劳啊!
(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