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内攻破2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9个月完成两年零4个月的生产任务,他已经跨入了1990年。这位48岁的普通车工,就是西安铁路信号工厂十二车间工人冯玉臣。
今年9月,车间担负了两个8孔镗床飞标制作任务。这一产品图纸要求精度高、难度大,工序要涉及到车工、铣工、磨工等工种。冯玉臣车好主轴后,看到铣床铣空刀孔很难加工这种大而重的工件,他便制作卡具,在车床上以车代铣。磨成半成品的工件淬火后有了变形,而在磨床加工又不能校正达到要求尺寸,冯玉臣想尽办法,特制了一把合金刀切削,又以车代磨,高质量地提前完成了飞标制作任务。
工厂用电紧张,厂里决定修复原有的1500吨柴油发电机组,而备用的气缸表面都已生锈,不能用,冯玉臣又承担了这项任务,他日夜奋战,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大法兰卡具和研磨头,终于提的10天完成了10个气缸的加工任务。发电机组按期修复,为国家节约资金1.6万元。
冯玉臣就是这样,10多年如一日地刻苦攻关,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今年7月又被铁道部命名为全路优秀共产党员。
(党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