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中国足球队前锋12号王宝山来汉中探亲,我趁机走访了他。一见面,真出人意料:高挑个子,寡言少语,象个文弱书生。与驰骋绿茵场的那把“尖刀”,简直判若两人。
说起王宝山,想必球迷们还记得9月23日中国对尼泊尔的角逐中,那个踢进6次球的小伙。他是宝鸡人,自幼在宝成仪表厂子校读书,是我省为国家队输送的第1名足球队员。他的百米速度是11秒8,突破能力强,破门意识好,临场处理球比较冷静,门前突破得分是拿手好戏,无论同强队或弱队比赛,都是对方严加防范的重点对象。
我问他进入国家队有何想法,他说首先感到压力大。停了会儿又说:“但是,如果没有压力就踢不好球。”他回顾10月4日同日本的比赛时中国队败北,好多的足球迷纷纷来信,有的写给国家体委,有的寄给个人,有谅解和鼓励,但也有不少辱骂,还有人寄来小刀让我们自杀,让我们再别给国家丢脸了。我们谁个心里好受?但事后一想,这是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呀,希望我们踢出水平为国争光。于是,压力和责任感一结合,就成了动力。10月26日,再度同日本队较量,我们以2∶0取胜。好家伙!北京有10几万人游行欢呼,还有人高喊“中国足球队万岁”呢!
我请他谈谈中国足球队在奥运会的前景,他说:“中国队预选虽然出了线,但水平毕竟还不算高,还要作长期努力。不过,通过中日一战,我们的心理因素好了,奥运会中如遇水平相当的队,我们是会顽强拼搏的。以往我们输球多,甚至败给弱队,都是吃了心理压力过大的亏。”
小伙子很谦虚,我让他谈谈自己的特点,他却讲起了弱点。他说:“我原先个头较低,只注重练脚;以后个子猛长,才感到头上功夫太弱”。同尼泊尔比球时,有两个球完全可以用头顶进网,却让我给丢了;今后我的训练重点是头上功夫,几种关键“活儿”也要练得更细更扎实些,为我国足球腾飞做出贡献。
(徐永锡)